街景店车 |
街景店车:城市民生提档升级的秘密武器
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
2019-11-12 17:15街景车新闻
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
2018年末,一则由北京商务委会同市规划国土委制定的指导意见,引来各界广泛关注 这则名为《北京市街区商业生态配置标准指导意见》,被视为政府部门针对民生业态释放的一剂强烈信号 其力度之大,甚至包括其明文指出蔬菜零售、便利店等10种商业业态,为百姓家门口的必备业态,要求2020年前,每个城市社区原则上蔬菜网点不少于两个,便利店不少于1个。这还仅是“保基本”业态,后期还会陆续“提品质”,“有特色” ——无独有偶,在乌鲁木齐,市政府持续推进“九大惠民工程”,文件明确提出2019年将建成早(快)餐网点1200个。在天津,在银川,在大连……仔细梳理2018年,类似的民生政策条款,可谓节奏密集、力度空前、信号明确 我国人均GDP已突破8800美元,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,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是时代需求。而在当前经济背景下,对民生业态提档升级,既是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,亦是刺激内需拉动消费的必要手段 ——宏观政策指向明确,各大城市争相提出自己的美好生活提案,但要推动这一时代进程,其落地的难点也显而易见:如何兼顾居民需求、城市管理、商业发展三方平衡 具体来说,居民生活需要便捷、实惠、体验好;城市管理需要有序、品质,不影响市容市貌;而作为民生业态的实际经营者们,需要在商言商,才能够持续发展 以一些二三线城市为例,近年来,因为城市建设的升级,各式街头摊点被相继淘汰,如此一来,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大打折扣。但若放任草根经营者自我生长,又难免“脏乱差”等城市管理乃至食品安全等问题 实体店经营者也有自己的苦衷:“数年开店数次涨租”,与之同时,还要面对互联网企业对线下空间日益激烈的争夺 乌鲁木齐的早餐惠民工程,计划在2019年建成1200个早餐点。事实上,类似早餐工程在各地并不鲜见,但乌鲁木齐的创新之处,恰在于它明文规划了500个“移动式早餐点” 所谓移动,就是这些早餐点必须机动灵活,能够走上街头、深入社区;但相较实体店成本要低,落地要快;同时还要求“颜值”要高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相关推荐: |
---|